在那遥远的边疆[60年代]

查看全文
特意绕那么远的路,干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,他们还要不要工钱了。”杨秋瑾说。   这些玉米棒子都是郑教授那帮农学教授改良出来的新品种,个头大,颗粒饱满,一个至少有一斤重,比以前的老品种玉米大了不少。   虽然丢几十个玉米棒子不是特别大的事情,但是杨秋瑾眼里容不下沙子,绝不允许有人在她眼皮子底下搞偷鸡摸狗的事情。   杨秋瑾看着玉米地说:“这偷玉米棒子的贼还挺聪明,知道东摘一个,西摘一个不容易被人发现,而且摘得都是比较低矮的玉米棒子,你们说,什么人会这样摘?”   其他人面面相觑,猜不到个所以然。   范慧说:“会不会是场里的小孩子干的?”   她说得场里的孩子,指得是农场职工的孩子,现在农场学校放假了,农场职工要上班,孩子们白天基本都处于放养状态。   养殖场虽然离农场很远,但因为养殖场东面靠近天河,西面靠近戈壁滩,很多孩子会到这附近河边摸鱼抓虾,还会去戈壁滩摘酸枣、沙棘果,找野菜,他们来养殖场掰玉米,也不是没可能。   杨秋瑾脸色沉沉,叫范慧那个沉默寡言的弟弟:“范祟,你跑一趟农场,跟农场治安队的说一声,挨家挨户的搜一下,看看有没有被偷的玉米棒子。”   闻声而来的于聪说:“杨场长,你这会不会太小题大做了?这种事儿,找几个家长问问,要真是孩子们偷得,把他们打一顿,让他们赔钱,长记性不就好了。”   “他们今天能偷我养殖场的玉米棒子,明天就能来养殖场偷只鸡,以后更是能偷场里的猪!”杨秋瑾斜眼倪他,“况且,你觉得他们能跑这么远来偷养殖场的东西,是第一次偷东西吗?说不定他们早就在农场偷过其他东西,只不过没被发现,或者农场的人觉得事情不大,至于把他们惯成惯犯!这种家长纵容小偷小摸的坏种儿 ,就该好好根治!”   于聪一噎,知道说不过她,无可奈何地叹气。   话不多的范祟,立即快速跑到农场保卫科,找保卫科长说了这件事。   保卫科长也觉得杨秋瑾在小题大做,不愿意派人排查。   哪知道郑教授碰巧从保卫科经过,听到他们的对话后,转头找到翟书记,神情严肃说:“翟书记,近来我们试验田里种植培育出来的瓜果蔬菜,频频失窃,其中我们从别的农场学习借用吴博士研究的脆甜西瓜种,最为严重!眼看那西瓜就要成熟了,里面一大半都是红壤,西瓜子很少,改变了传统的西瓜白壤、瓜子居多,还不怎么甜的西瓜种。要都被小偷偷光了,我们到哪去找种子?还怎么培育更好的西瓜种子?”   “有这种事?谁吃了熊心豹子胆,居然敢偷实验田的瓜果!”翟书记一听,相当生气,一个电话,叫来武装部的韩信,还有保卫科的科长,“马上派人到场里所有职工家里搜,务必把这些